胰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何为西安人新华社客户端
TUhjnbcbe - 2023/1/26 21:35:00

文│行者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挺火,那便是张嘉译、闫妮等主演的《装台》。除了剧情讲述的西安市井生活吸引人外,该剧最有魅力的一点还在于,对西安人的性格进行了一番刻画与表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说的“西安人”不仅仅指的是西安本地人,而是任何在这座以明城墙为中心的城市生活了10年以上的人。

《装台》的原著作者陈彦便在西安本地生活了几十年,骨子里认同西安人的性格优点——大气、沉稳、坚韧,当然也了解西安人性格中的缺陷——固执、恋家、不切实际。

《装台》里,这些带有明显北方人性格的底层西安人,在西安城边缘的城中村里,演绎了一段段悲喜人生。刁大顺的善良,蔡素芬的温柔,大雀的勤奋,铁主任的精明,疤叔的幽默,墩墩的憨厚,刁菊花的外刚内柔……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散发着人间烟火味的电视剧,引发了人们对西安人性格的讨论。

《装台》剧照

秦岭之北

在西安南面,绿色的秦岭作为一道高高的屏障,挡住了南方的气流,成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也分隔出了地域性格。这一东西走向、延绵不断的山系,是西安人性格中最为稳定的自然精神来源。

秦岭喜欢道观、庙宇、茅棚、民居,却不喜欢那些钢筋混凝土的别墅。对于秦岭来说,现代建筑与其格格不入,任何它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它,它都会毫不客气地抖落掉。

西安人普遍大气而不拘小节。西安人说话冲,令很多初次接触的外地人很不习惯,然而接触多了,外地人也会欣赏这种直截了当、淳朴直爽。

和山一样包容的西安人,不计较,但劣势也很明显。西安人普遍眼高手低,小的看不上,总想着“咥大活”,很多需要耐心积累的财富往往被同在西安的南方人拿走了。

有了大山所给予的稳定依靠,西安人的心是稳的,很多人没有出门的想法,西安人普遍恋家。

在当地人心中,延绵多公里的秦岭北麓被称为终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样是西安人一个天生的情结——在浑然入世的间隙,总是打算在某个时刻超然物外。

“自古修道在终南”,历来,终南山就是修道的场所,成为各个朝代的精神家园。隐藏在峰峦叠嶂的山间,是众多的青砖绿瓦的道观和红柱*顶的庙宇。此外,还有无数隐士的茅棚,散落在大山深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来到终南山,探访隐居在山中的中国现代隐士。一场寻隐之旅,形成了《空谷幽兰》这部独特的书,让世人了解了隐士这一群体。据说那时终南山就有名隐士。这些道士、僧人还有民间隐士,生活极为简朴,追求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我们民族文化中天然具有提升精神的要求,隐士生活就是出路之一。虽然与世隔绝,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标志。他们几十年的山中修行,无意间形成了一种精神养料。

有形的山,和点缀其中的隐士所形成的无形的文化,犹如两股泉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那些忙碌于生活的人们,让他们在偶尔遥望南山之际,触摸自己的初心。

历史情怀

与北京人热衷谈论*治不同,西安人聊得最多的还是历史,历史成为西安人性格的人文精神来源。

除了书本上的历史,至今,西安人还可以通过随处可见的古迹,与他们的祖先握手交谈。

走在西安街头,不出米,总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古迹。这些古迹散落在整个西安市的各个角落,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不消说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明城墙,随便一个地名的由来,都可以从秦代开始讲起。就算是小吃,也总能说出背后的传说。

外地人来了西安,第一天登大雁塔,俯瞰连片的城区,上城墙,感受厚重的历史,入书院门,亲近书香的气息,夜晚徜徉南大街,遥望钟鼓楼的辉煌。第二天去临潼,见证兵马俑的奇迹,爬骊山,重温烽火戏诸侯的荒唐,走古道,领略阿房宫的气势。游览结束后回到居住地,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西安本地人,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各种古迹里穿行,潜移默化中被秦汉古风、隋唐文化熏陶。

这些大大小小的古迹,承载了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每时每刻地影响着西安人的性格。在十三朝古都生活,西安人的土气里带着霸气,竟有些别样的味道。

之前有一个段子,记者采访一个西安本地人:请问你对大雁塔有何了解?本地人:这破塔有啥好看的嘛,其实就是个唐僧翻译经文的地方。

当他意识到这是要上电视时,连忙调整了一下语调:“大雁塔是唐朝贞观年间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唐皇帝为了歌颂他的丰功伟绩,在大慈恩寺为玄奘法师建造了这座大雁塔,我们西安不仅有大雁塔……”

看上去一个大大咧咧的普通西安人,正经起来也会传达出胸怀天下的讯息。

饭桌上,西安人的段子很长,牵扯到的不仅是当代活跃的风云人物,还有秦始皇、李斯、刘邦、项羽、李世民、武则天这些古人,开口不是我爷爷说,而是“秦始皇没办法了,找到李斯……”西安人横向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为西安人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