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病例分享第期胰腺癌根治术后尼妥
TUhjnbcbe - 2022/6/12 23:13:00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基本信息:患者,女,65岁。病史:患者于年6月无诱因下发现皮肤、巩膜*染,且逐步加深,小便色*,稍腹痛,腹胀,有皮肤痒感,无暖气、反酸,曾多次在外院行MRI及PETCT检查提示“胰头占位(具体不详)”。-8-5就诊我院普外科,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标本:胰头:中分化腺癌,癌肿最大径约2.7cm,神经侵犯(+),未见明确脉管侵犯现象。胆总管切缘(一),胰腺切缘(一),十二指肠切缘(一)。胆囊:慢性炎。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3),其中胰腺周围淋巴结(0/2),胆囊周围淋巴结(0/1)。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心慌气短,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呕血、咯血,无黑便,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患者三代直系亲属中未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72mmHgKPS评分90分。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无特殊。肿瘤标志物:CEA:1.2ng/ml;Ca:12.6U/ml;Ca:0.19U/ml;Ca:9.2U/ml影像学检查:-08-01术前MRCP:胰腺头颈部多发囊肿伴胆总管下端受压。-08-10术后腹部CT:胰十二指肠术后,术区渗出,肝门区结构紊乱。-10-12较-09-14治疗后随访,CT:腹膜后淋巴结较前增大。胰头:中分化腺癌pT2N0M0(IB期)胆囊炎靶向联合化疗第一阶段:治疗过程:-8-5就诊我院普外科,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标本:胰头:中分化腺癌,癌肿最大径约2.7cm,神经侵犯(+),未见明确脉管侵犯现象。胆总管切缘(一),胰腺切缘(一),十二指肠切缘(一)。胆囊:慢性炎。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3),其中胰腺周围淋巴结(0/2),胆囊周围淋巴结(0/1)。疗效评价:CR,胰腺占位完全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第二阶段:治疗过程:-09-18、10-26、11-22、12-12、-01-13分别予吉西他滨1.4gd1,8化疗+同步尼妥珠单抗mgd1,8靶向治疗五周期;后出现III度骨髓抑制,患者不能耐受,-02-26、03-19、04-09更改剂量,予吉西他滨1.4gd1+尼妥珠单抗mg靶向治疗三周期。疗效评价:SD。患者病情稳定,影像学和血液学检查均无复发征象。第三阶段:治疗过程:定期复查。-10-12复查腹部CT较前对比,腹膜后淋巴结较前增大。疗效评价:PD。患者及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SD达14个月之久。相关副反应:-02-01院外查血常规,白细胞出现III度骨髓抑制,予以“芮白”升白治疗。尼妥珠靶向治疗在胰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转移性的胰腺癌一线治疗当中,吉西他滨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属于二级专家推荐,有2a类证据。根据PCS07研究,对于EGFR(+)及K-RAS(-)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在GEM化疗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获益明确。手术治疗,尼妥珠靶向治疗和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保驾护航。局限期胰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危险因素选择辅助化疗。而术后复发可以选择化疗联合,加上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减低胰腺癌复发的发生率。患者接受手术及化疗后,使用尼妥珠单抗维持治疗。尼妥珠单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改善免疫微环境,减少局部乏氧,扭转免疫抑制,配合化疗(直接杀伤、释放抗原、增强免疫)及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术后的复发。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年我国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和11位。胰腺癌预后极差,临床诊治中存在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肿瘤恶性程度高,术后极易复发和转移等困难。临床诊治极具挑战性。对于体能状态好的早期胰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而晚期胰腺癌以化学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有利于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按照以往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胰腺癌局部血供较差,化疗或靶向治疗药物难以到达预定部位是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而术后复发并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生存率非常低。本例患者自-08-05行胰腺癌切除术,后完成术后辅助化疗。该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尼妥珠靶向治疗和辅助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SD达14月余。可以说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第期胰腺癌根治术后尼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