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在西安。
想起大雁塔,就想起了在西安度过的大学时光。那时,无数次畅游大雁塔,只因为,塔离学校最近,步行20分钟即到;还因为,游大雁塔,只要不登塔,全程免费,无需掏腰包。所以,我们经常去看大雁塔。
大雁塔前面的唐玄奘,是最为醒目的。都知道西天取经的故事,也知道唐玄奘一生潜心向佛的夙愿与伟大,所以我们每次经过,都会顶礼膜拜,叩首仰视。观光旅游的人也会一沾其光,纷纷在其前留影纪念。
玄奘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寺里直插云霄,巍然屹立的,就是气势不凡的大雁塔了。它就那样默默地屹立在那里,默默地注视这这座古城的人民,历经风向雨雪,饱经沧桑,容貌不改,岿然不动。它屹立在那里,代表的不只是它自己,还有它的历史,古城的历史,古城人民的历史—它用自己纪念了自己的同时,也纪念了历史本身。它就是一本耐人训读的历史书。
每次我们去都只是远远瞻仰,不轻易登塔。因为读不透它,所以不敢贸然,因为它需要安静思考,所以不想打扰它,因为玄奘曾经在其中诵经念佛,所以都猜想玄奘依然在此,需要潜心超度,不愿世人轻扰。所以我们只是远远瞻仰,浮想联翩。
大雁塔四周的景色迷人,可看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有经典独特的陕西民俗大观园,各种民间雕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牧童放牛啦,夫子教书啦,儿行孝道啦,秀姑剪纸啦,水井打水啦,等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历史人民原始纯朴的乡土风情。
还有雁塔四周环绕的就是陕味十足的各种精工细作的饰品和手工。有大红大红的剪纸,有喜气洋洋的虎头鞋,有幸福万年的中国结,有如诗如画的唐装锦绣,有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泥塑,有精致神似的铜壶酒杯,等等。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再加上热闹的人群,小贩们陕味十足的叫卖声,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大雁塔最大盛宴莫过于其北广场的音乐喷泉表演了。而大雁塔的美景,也是在晚上的时候也愈加美丽动人。据说音乐喷泉的规模之大,影响之远,给人印象之深可以堪称“亚洲之最”的音乐喷泉。喷泉表演每日三次,日间两次,晚间一次。而气势之大,壮观之举,乃晚间的喷泉表演。
晚间的喷泉表演在八点半如期举行。但是在六点左右,广场四周就聚集了众多等待的人们。人们一边在古色古香的回廊或石凳上作息闲聊,一边在耐心等待喷泉盛宴的到来,并备好了捕捉壮观场面的相机。
八点左右的时候,偌大的广场四周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尤其是喷泉表演的边沿上,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当激情满怀的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久盼的喷泉也适时地涌向云霄。喷泉的舞姿随着音乐的节拍不断变换着,掷地有声,如凌波微步,又如天女散花,如石破天惊,又如清风拂面,如女娲补天,又如浪涛汹涌,真是千回百转,迂回曲折又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前面带头起舞的雄鹰,水珠自然连贯成其模样,抖擞着翅膀,展翅飞翔,那优美的姿态,翱翔的壮举,振奋着人们的心,鼓舞着人们的精神。
激动的人们纷纷举起了相机,也纷纷加入到了与喷泉共舞的队伍中。人们不顾湿身,不顾文雅,不顾一切地冲进了喷泉池中,与水珠戏耍,与音乐起舞,与雄鹰飞翔。不远处的大雁塔静静地观望着欢腾的人们,似乎是在祈祷,又似乎是在欣叹:国泰民安,是该乐一乐了。
音乐喷泉表演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当音乐声停止,水珠浪花不再起舞的时候,广场上的欢腾依然没有停止。人们都还在兴叹盛宴的壮观,依然沉浸在其中,不忍重回到现实。直至广场山的工作人员在疏散人群的时候,一个个才回过神来,修理一下狼狈的自己,整理好相机,继续往其他地方去了。而大雁塔依然静立如斯,或许,已经在人们欢腾之时沉睡了。
每每想起大雁塔的时光,总是感觉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美好的东西不是几张相片就可以纪念的,只是一看到相片就想起美好的时光,就有许多想法。原来,美好的不是相片,而是由相片而起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