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一座千年神塔,历经三次大地震,三次裂开又三次自动合拢,号称「三离合」,这座神奇的宝塔,就是位于西安荐福寺内的小雁塔。
玄奘西天取经归来,唐高宗特意修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用来保存玄奘带回的佛书和进行佛法传播。
唐中宗李显,为了学他爸弘扬佛法,也派出去了高僧去印度取经,也特意修建了一座塔用来收藏经书,这就是小雁塔。
小雁塔自唐中宗景龙元年建立并完好保存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唐、宋朝时的小雁塔是叫「荐福寺塔」,又因外形比慈恩寺塔名的要小,为了区别两个塔,就称它为「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塔身为四方形,青砖结构。原为15级,约45米高,明嘉靖三十四年(年)大地震时,塔顶被毁掉两层,现存13层。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26。
小雁塔「三离三合」的历史真相
明成化二十三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出一条一尺多宽的缝。
时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陕西再次爆发大地震,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小雁塔塔身原本的裂缝竟然在一夜之间又合上了!就是这么神奇!当时,人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就把小雁塔的这次合拢叫「神合」。
明嘉靖三十四年,时值九月,一位名叫王鹤的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闻了目睹过此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段奇事,甚是震惊,随即将这段史料刻于小雁塔北门楣上。
「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这段记载说明,从成化末(年)到正德末(年),经过34年的时间,塔虽曾裂过一尺多宽的缝,但没有塌掉,后来居然又「神合」了。千年后的今天,小雁塔北门楣上雕刻之字仍清晰可见。
此后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又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即华县大地震,也称明代嘉靖关中大地震,地震波及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地震灾最重,震区的民房、官署、庙宇、书院几乎都成为废墟,地震死亡人数超过83万。现代学者根据历史记录判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矩震级8.0级至8.5级。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然而,我们的小雁塔在此次地震中还是稳稳站立,不斜不倒,只是又被震裂了。
明嘉靖四十二年,再次爆发地震,然后小雁塔又又神奇地合上了!
在清初学者贾汉复、王士桢等人的著述中,有小雁塔第二次离合的记载:
「荐福寺塔……十五级,嘉靖乙卯(年)地震裂为二,癸亥(年)地震复合无痕,亦一奇也。」
第二次裂开后,经述8年时间,塔身又自然合拢。
清道光十八年(年)钱咏在其著作《履园丛话》中,除记载第二次离合外,接着写道:
「康熙辛未(年)塔又裂,辛丑(年)复合,不知其理。」
这是关于第三次离合的记载。这次小雁塔从裂开到复合的时间是30年。
其实,后来小雁塔又裂开了,具体时间无明确记载。直到建国后专家对小雁塔进行了修复加固,现在已经看不到小雁塔的裂痕了。
在大地震中,曾有大量古代的佛塔倒塌,不倒塌的也会出现倾斜。唯独小雁塔没有倾斜,没有倒塌,只是在地震中裂开,那么一座砖塔,经过数次地震开裂而不倒,还能反复自然「愈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小雁塔的开合,可能跟地壳运动相关,地震发生时,塔底下的地壳突然开裂,小雁塔就跟着裂开。当地壳合拢时,小雁塔也跟着合拢。这种说法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西安别的古建筑怎么就没有像小雁塔一样出现这种神奇现象呢?
还有人说是佛祖庇佑,因为塔底下藏着多颗舍利子。而这舍利子是只有高僧或者是大成就者,在圆寂火化后才会留下的。舍利子可以帮人亲近佛缘,去凶化吉。当然,这种说法就更不可信了。
后来专家修复小雁塔时,几经研究,得出的结论令人惊异万分,小雁塔其实是个「不倒翁」!
嗯?不倒翁小塔塔??
严肃的说,就是古代能工巧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这样塔基在遭受地震时,能将压力均匀分散,如此小雁塔才能宛如「不倒翁」一样,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
但现在对于这种说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有考古资料显示,小雁塔地基为台阶形夯土地基,由外围向中心逐层加深增厚,地宫下面皆为夯土,厚度超过3.8米,而在夯土底部发现有人为铺垫的碎石层,十分坚硬,难以穿透。因此,专家认为,小雁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宽广坚实的台阶形地基应是一个重要依据。
也有专家认为,从小雁塔外观上人们可以看到,在塔体的每层都开有一个小窗户,而且窗户南北相对,上下开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便在此形成塔身强度最薄弱的断面,削弱了墙体结构的牢固性,因而地震时容易从这里开裂。因此,在后来修建的石塔也吸取教训,让门窗交替错位而上。
总之,小雁塔千年不倒,三裂三合,还要归功于古人高超的智慧与建筑技艺,具体真相仍需要后人慢慢研究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