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题练第十四章第四节人体各部位CT [复制链接]

1#

我是吸铁石,无论你多强大,只要你离我近,就会被磁化

放射技师考试资料独家整理历年真题、考点分析、名师讲解、影像资讯。

执业技师资格考试在路上,放射技师之路,你我同行。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为5分钟)

导语:

章节内容看完,来这里练习一下对应习题吧。希望大家在掌握这些题的同时,学会拓展。

1、颅脑轴扫,重点观察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结构时应采用的扫描基线是(A)

A、听眉线

B、听鼻线

C、听眦线

D、听眶线

E、听口线

2、颅脑CT轴位扫描的视野一般设置为(C)

A、15cm

B、20cm

C、25cm

D、30cm

E、35cm

A、80~HU,35HU

B、0~HU,~HU

C、~HU,35~45HU

D、~HU,30~50HU

E、~HU,30~50HU

3、颅脑CT图像脑窗的窗宽窗位为(A)

4、颅脑外伤,颅骨病变加摄骨窗的窗宽窗位为(B)

5、头皮下软组织病变加摄软组织窗的窗宽窗位为(C)

6、关于人体各部位的CT检查技术,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B)

A、鞍区病变的患者只需要做平扫

B、盆腔增强扫描常规采用静脉内团注法

C、对颅内感染的患者应在注射对比剂后立即进行扫描

D、鼻腔仿真内窥镜可采用非螺旋扫描

E、耳部扫描采用1cm层厚,1mm间距

7、关于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8、不适于眼及眶部CT扫描的病变是(E)

A、眶内占位性病变

B、眼的先天性疾病

C、眼外伤

D、眼部异物

E、近视眼

9、关于耳部CT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B、仰卧位,横断面扫描

C、层厚/层距为10mm/10mm

D、以听眶线为基准

E、仰卧位,冠状面扫描

10、为了较好显示颈静脉孔,耳部冠状扫描时X线与听眶线间的角最好为(B)

A、60°

B、70°

C、80°

D、90°

E、°

11、耳部CT使用听眉线作为基线,对哪个结构显示较好(B)

A、前庭

B、圆窗

C、咽鼓管

D、耳蜗

E、颈静脉孔

12、颈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患者仰卧,颈部与床面平行

B、摄取颈部侧位定位像

C、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3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

D、甲状腺的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5mm

E、扫描方式:螺旋或非螺旋均可

13、胸部CT增强扫描时扫描延迟时间为(D)

A、10s~15s

B、20s~25s

C、50s

D、30s~35s

E、60s

14、常规肾脏CT扫描时,其层厚、层距分别为(A)

A、5mm,5mm

B、5mm,10mm

C、10mm,10mm

D、10mm,5mm

E、15mm,20mm

15、CT检查前不宜口服对比剂的检查部位是(D)

A、胰腺

B、腹膜后

C、肝脾

D、腹主动脉CTA

E、盆腔

16、关于腹部脏器的增强扫描CT检查错误的是(E)

A、肾脏增强扫描,髓质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秒

B、胰腺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35~40秒

C、肾脏增强扫描,皮质期延迟扫描时间25~30秒

D、胰腺增强扫描,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65~70秒

E、肾脏增强扫描,分泌期延迟扫描时间5~10分钟

17、盆腔CT扫描适应证不包括(B)

A、前列腺癌

B、输卵管狭窄

C、子宫肌瘤

D、卵巢囊肿

E、膀胱癌

补充内容:

1、CT扫描中准确定位和确定扫描范围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检查的成本

B、节省和延长球管使用的寿命

C、缩短CT扫描检查的过程

D、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扫描和辐射

E、病人可以少交检查费

D

2、腹部CT检查前,口服阳性对比剂或水的目的是()

A、增加腹部组织的空间对比

B、减少组织间的自然对比

C、使胃肠道充盈便于识别

D、防止因禁食引起脱水

E、消除患者的焦虑及紧张

C

3、关于胸部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扫描基线从锁骨开始

B、高分辨扫描层厚和间隔为3mm

C、外伤病人重点观察软组织窗

D、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扫描到肺底

E、常规选择侧位像为定位像

D

4、肝脏CT增强扫描时常用的对比剂注射方法是()

A、静脉滴注团注法

B、动脉多次团注法

C、静脉团注法

D、动脉滴注团注法

E、动脉团注法

C

5、在怀疑中耳炎的CT扫描中,常选用的重建算法是()

A、中通滤过算法

B、软组织算法

C、迭代重建算法

D、高分辨率薄层算法

E、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

D

6、在医学方面,CT扫描最多应用于()

A、影像诊断

B、骨矿物质含量测定

C、CT导向介入

D、手术路径方案

E、放疗计划制定

A

7、临床怀疑支气管扩张,而胸部X线摄片未见异常。应采用的CT扫描技术是()

A、层厚5mm,层距5mm平扫

B、层厚1~1.5mm,高分辨率CT扫描

C、增强CT扫描

D、层厚10mm,层距10mm平扫

E、层厚7mm,层距10mm平扫

B

8、关于薄层扫描层厚的叙述,正确的是()

A、<3mm

B、<8mm

C、<5mm

D、<1.5mm

E、<0.5mm

C

9、高分辨率CT扫描要求的层厚是()

A、1~2mm

B、3~4mm

C、10mm

D、8mm

E、5mm

A

10、CT检查图像的摄影中,不必要的是()

A、必要的图像测量

B、对图像做裁剪修饰

C、按照顺序拍摄

D、必要的放大或缩小组合

E、采用正确的窗宽、窗位

B

11、颅脑扫描准备工作,哪项与图像质量无关()

A、做好碘过敏试验

B、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C、利用头颅固定设备

D、摘掉头上金属饰品

E、对不能配合者予以镇定

A

12、咽部常规CT扫描检查,病人的呼吸要求是()

A、呼气后屏气

B、平静呼吸状态

C、发“衣”音状态

D、吸气后屏气

E、鼓气状态

B

13、CT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A、对患者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

B、对增强的患者不必做碘过敏试验

C、对于胸腹部检查的患者,做必要的呼吸训练

D、检查并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物品

E、CT检查前,患者须携带有关的检查资料

B

14、属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是()

A、减少X线剂量

B、缩短扫描时间

C、多平面重组

D、改变射线角度

E、标识扫描方位

C

15、CT增强扫描的最终目的是()

A、增强CT信号的信噪比

B、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C、增强组织的辐射衰减差异

D、增强体内物体对比差异

E、增加CT图像对比

B

16、CT中,常用较大窗宽设置的部位是()

A、前列腺

B、肾脏

C、肝脏

D、肺

E、头颅

D

17、螺旋CT增强扫描时,最常用的对比剂静脉注射方式是()

A、团注法

B、滴注法

C、快速滴注法

D、滴注团注法

E、团注滴注法

A

拓展:增强静脉注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18、头颅CT扫描常用的对比剂注射方法是()

A、静脉滴注团注法

B、静脉团注滴注法

C、静脉团注法

D、静脉滴注法

E、静脉多次团注法

C

19、在耳部CT扫描中,需采用高分辨率的扫描模式,扫描层厚、层距通常采用()

A、3mm

B、1mm

C、5mm

D、4mm

E、2mm

B

20、每日开机进行检查前CT球管预热的设备准备的目的是()

A、保护球管,防止损坏

B、防止阳极靶面龟裂

C、升高球管温度

D、启动旋转阳极

E、增加阴极电子

A

21、腹部检查前,口服阳性对比剂或水的目的是()

A、增加腹部组织间的密度对比

B、增加腹部组织的空间对比

C、增加组织间的自然对比

D、防止因禁食引起的脱水

E、消除患者的焦虑及紧张

A

拓展:

腹部CT检查前,口服阳性对比剂或水的目的是()

A、增加腹部组织的空间对比

B、减少组织间的自然对比

C、使胃肠道充盈便于识别

D、防止因禁食引起脱水

E、消除患者的焦虑及紧张

C

初审

蓝小明

终审

刘谷一一

为您提供第一手的考试教材,第一手的考试资讯,第一手的考试真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