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它被称世界最高木塔,经地震炮击仍千年不倒 [复制链接]

1#
文/史间一壶酒10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长文《千年国宝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别让“病歪歪”的应县木塔在议而不决中倒掉》,在坊间引起不小轰动。这篇文章介绍了在山西省朔州市的应县有一木塔,近千年来虽历经风雨、地震、战争仍巍然屹立。但近年来,这座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已扭曲变形。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就正式立项,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这一文章,也让不熟悉这座塔的小伙伴们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应县木塔究竟建于何时,因何而建,这千年来又经历了什么呢?今天就跟小编来一块去了解一下。应县木塔,又叫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年),是古代应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塔身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全塔皆由木构件搭建而成,67.31米的高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木塔”。为何辽代要建这座木塔呢?在应县民间传说中,将其建造归功于中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传说鲁班的妹妹与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里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层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据专家学者考证,木塔建造有着另外的说辞。一种是为了军事需要。应县地处内长城要冲,辖有北楼口、石口、马兰口等重要卫口,乃兵家必争之地。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16州后,辽宋两军经常刀兵相见。为窥探军情,弘扬佛事便建造了这座高大木塔。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彰显皇后荣耀,建的是一座家庙。据《契丹国志》载:“兴宗皇后肖氏,应州人”,也有考据称,应州是她的出生地。其父肖孝穆是活跃于圣宗晚期和兴宗前期的契丹重臣,他的两个儿子知足和无曲居官显赫,先后封王。仁懿皇后从皇后到皇太后,入主后宫四十余年,这期间正是辽朝较稳定的时期,为彰显肖家一门出三后,一家有三王的累世功勋和显赫地位,加上她又笃信佛教,就倡导在她的家乡、或者说是出生地应县建起了这座高大的木塔。在木塔一层内槽南北的门额照壁板上,至今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六幅供养人像,南面三女,北面三男,其实正是肖家的三后与三王。正因如此,有位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早在年时就曾断言,应县木塔是一座肖氏家庙。释迦塔塔高67.31米,比北京北海公园之白塔高出31.41米,比西安大雁塔高出3.21米,它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结构建筑。全塔耗材红松木料立方米,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木塔平面为八角形,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称为“明五暗四”。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使塔的外观轮廓构成一条优美的逐层收分的曲线。据史书记载,在木塔建成多年之时,当地曾发生过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上世纪初军阀混战的时候,木塔曾被多发炮弹击中,除打断了两根柱子外,别无损伤。应县木塔整体没有一根铁钉,但却屹立千年而不倒,因此被人誉为“千年不倒翁”。后世的历朝历代皇帝们也都对应县木塔赞不绝口,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也亲题“天下奇观”。作为木质建筑,为何应县木塔能如此坚如磐石?原来塔内各层,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个塔连成一个整体。巍峨擎天的身躯、严谨精巧的结构、交错默契的斗拱,均令游人赞叹叫绝。应县民间还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应县木塔有避火珠、避水珠、避尘珠三颗宝珠。这三颗宝珠分别安放在释迦摩尼塑像最高贵的部位,从此,塔内一片佛光宝气,木塔可以自行防火、防水、防尘。这座木塔与建筑学家梁思成还有一段往事。年,梁思成读到了一份日本考古学家有关应县木塔的报告。年夏天,梁思成和同事赶往应县,在当地住了7天,应县木塔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建筑史学家的视野。参考资料:《应县木塔》等。喜欢文章,请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