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网曝光量已突破15亿,抖音全国热榜TOP1,抖音全国景点种草榜TOP1,微博热搜榜TOP5,媒体总计接待百余家……
今年的五一假期,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在坐拥唐大慈恩寺、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的西安唐文化资源聚集区内爆火出圈,迅速成为西安甚至国内现象级的文旅IP。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免费对外开放的试运营期后,5月28日,这个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文投”)主导打磨了2年多的项目宣布正式售票运营,但售票并没有导致街区游客的流失,这个商业面积仅2.4万平方米的街区,日常游客量仍然能维持在人次左右,周末节假日在人次以上,同时,因为收费后游客在场内空间旅游时间增加,相应的餐饮文创等收入反而明显提升。
在疫情反复、跨省游断断续续的形势下,于特色唐文化文旅项目林立的环境中,长安十二时辰这一存量改造的文旅项目依然能够成功逆袭并且大放异彩,不仅在近期低迷的文旅市场激起层层浪花,平添盎然生机,同时也令无数文旅人为之侧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到底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它为什么能这么火?项目背后的商业逻辑是怎样的?
唐市井IP引领商业广场焕发生机
年,一部名为《长安十二时辰》的古装悬疑电视剧因为对盛唐时期的长安在美食、民俗、文化方面都有着较为细致的刻画,再配合故事中探案带来的刺激感,积攒了不错的口碑,一举在豆瓣上拿到了8.2的高评分。
彼时,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陕文投全资子公司)似乎嗅到了影视大热背后的商机,在电视剧播出后,将项目落地的目标瞄准了坐落在大唐不夜城核心区的曼蒂广场。
曼蒂广场商业面积平方米,原来由陕文投旗下曼蒂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定位高端的“文化艺术MALL”,位于大唐不夜城核心地段,处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唐城墙遗址公园的四唐之中,但商场能分享到区位优势的红利有限,和其他传统商业一样,面临着新商业模式兴起、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冲击,项目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此外,尽管曼蒂广场周边特色唐文化旅游项目林立,但该地段以寺庙佛塔、宫殿楼阁的高冷印象为主,贴近日常生活的市井文化类项目尚属空缺,而《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剧就将长安市井进行了精彩展示,是符合项目文化定位的影视IP。
经过通盘考察和调研后,陕文投开始着手项目开发运营公司的组建,以旗下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陕文旅”)作为项目开发主体,发挥在前期策划、资源整合、平台运营的优势,联合餐饮专业运营团队永兴坊、影视IP方娱跃文化,进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项目的整体开发运营。同时,陕文旅与永兴坊成立合资开发运营公司(唐时良辰)、与娱跃文化成立IP开发拓展公司(唐耀文化),形成“项目+IP”的双合资公司合作模式,便于后期的项目外拓和IP推广。
资料显示,陕文旅是陕文投旗下的为突出影视娱乐、艺术投资、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现代传媒、互联网六大产业板块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而打造的市场化、资本化运作的文化旅游发展平台,拥有唐时良辰80%的股权;永兴坊则为此前红极一时的“摔碗酒”营销事件的操盘手,占有20%的权益。娱跃文化则是《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剧的版权方。
“陕文旅擅长的是策划、开发及后期运营的环节,永兴坊则擅长餐饮与招商等,所以我们一拍即合,成立了合资公司作为项目的开发运营主体。”陕文旅董事长邹林丰接受新旅界(LvjieMedia)采访时表示,“另外唐耀文化主要负责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主题IP的延伸,等于把这个项目的事务性运营和IP运营分离开了,让专业的团队去做专业的事情。”
经过了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和打磨后,占据了原来曼蒂广场大部分商业空间、总投资1.5亿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在今年五一前夕横空出世。项目以热门IP《长安十二时辰》和唐市井文化为内容,打造了集全唐空间游玩、唐风市井体验、主题沉浸互动、唐乐歌舞表演、文化社交体验于一体的西安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前后有约人参与筹备建设。街区里的NPC有70人,包括杨贵妃、玄奘、李必等热门人物。
项目负一层以“攒星揽月·畅飨长安”为主题,是主要的餐饮文创区。这里引入了多种唐朝美食,还有各类唐朝手作、文创店铺、银器、琉璃、香料、唐绣等店铺;一层则是以“和合之美·风雅长安”为主题,在南侧中庭处有一个三层舞台,是公共歌舞演艺的区域。二层则以“花萼相辉·夜宴长安”为主题的文化宴席体验空间。
“花萼相辉·夜宴长安”文化宴席体验空间
街区一经开市便迅速火遍全网,刷爆朋友圈,五一假期,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一度冲上抖音全国热榜第4位,登上西安景点种草top1,微博登上同城热搜榜top1,全网互动量万+。同时,在项目每天保持最大承载量的75%进行预约进场的情况下,游客线上预约的热度持续高涨,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不少游客和粉丝更是顶着烈日,排队等待入场,队伍的长度绵延数百米……
事实上,像曼蒂广场这样的传统商业空间在国内城市并不在少数,但是受电商以及市场大环境等冲击,各地不少位置非常优越的线下商业体都举步维艰,甚至很多商场只能靠一些小餐饮店来维持生计。与此同时,国内文旅产业经历了过去十几年的大规模增量文旅项目开发的黄金时期后,文旅项目的开发运营开始转入精耕细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在此背景下,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成为必然趋势。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就明确,要推动闲置低效资产改造与转型,依法依规合理调整规划用途和开发强度,开发用于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功能。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图源:中国中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