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引以为傲的大雁塔,从比萨斜塔方向 [复制链接]

1#

唐代大雁塔是中国皇帝为西行印度取得的佛经而建,如今已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和象征。五一的光影秀,不仅是向广大劳动者们的诚意致敬,还是大雁塔喷泉十余年来,首次将科技、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大胆尝试,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但是站在其北面的广场之上,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其略有倾斜,其实十几年前专业人士已开始对其进行观测,并采取措施让其慢慢地改斜“归正”。

古代高塔如今都是“十塔九斜”,中国千年古都西安的大雁塔在千年后也是略有倾斜,但近十余年来的观测研究发现,它目前正处于“归正”的阶段,不必担心会成为第二个比萨斜塔。

佛教建筑专家、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锋钧说:“唐大雁塔的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着,这种倾斜应已存在数百年。现在中国古塔多为砖构,容易倾斜但不会太斜,更不会成为比萨斜塔,如有比萨斜塔的斜度的话大雁塔早倒掉了。”

据记载,早在七百多年前,外国传教士来华时测量发现大雁塔倾斜。陕西测绘部门则自年开始进行测量,其时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处于加快过程中,到年左右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倾斜度达到.5毫米,也就是一米多。

古塔为何倾斜的呢?

专家认为建筑物都有一个沉降现象,“十塔九斜”也是一个历史沉降的结果。大雁塔保管所业务科副科长孙琪说:“64.7米高的大雁塔整体是底大尖小,其塔身重心偏离塔基中心不会太大,不像圆柱形的比萨斜塔一样,塔身重心容易偏离,而且会愈偏愈远。大雁塔最重要的就是其重心低,不会出现愈偏愈远的情况。”

大雁塔因何出现加速倾斜呢?

研究发现,主要因素是当时地下水的过度抽取。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负责人解守涛说,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城市用水急剧增加,当时天气也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因缺乏城市饮用水,大雁塔周围各单位吃水困难,就自己打井,无限制开采地下水。

根据研究,常年严重超采地下水,使西安城区承压水位急剧降低,形成了面积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而大雁塔一带地下水位已降至米以下,遂引起大雁塔安危的讨论。

从科技工作者年开始测量起,对于大雁塔的测量如今已进行逐渐回正的大雁塔,尤其是在8年汶川大地震时加测了一次,只多了0.2毫米的量,随后即“归正”了。如今,具有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整体属于动态平衡。

孙琪说:“经测量,大雁塔目前仍倾斜多毫米,但处于稳定状态,回弹很微弱是个好消息。对大雁塔来说,首先回弹是正方向,即处于‘归正’过程中,其次是其一年的变化量非常小,变量越小越稳定。”

那么,目前的大雁塔是否十分安全呢?专家认为,影响大雁塔变化的因素非常多,譬如有地震,人为的有周边的千亩的湖水,尤其是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广场下面一个大水库的渗漏问题等,都将不可避免会波及大雁塔。

大雁塔由于屡遭人为破坏,加之自身结构等问题,在年就发现塔身倾斜。

20世纪60年代,大雁塔周边过量开采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加速了古塔倾斜下沉。

到年已倾斜了毫米,至年,古塔向西北方向倾斜达.5毫米,平均每年倾斜1毫米。

从9年起,*府为保护大雁塔古文化实施通过封井、回灌地下水,加速地下水位回升。在全市先后建成6处地下水回灌示范点。希望以此尽快抬升地下水位,逐渐“扶正”大雁塔。2年来,西安市每天向地下注水约1吨,大雁塔已逐渐回正!

大雁塔自身治理工程已经开始。不仅改造完善了大雁塔基座的防渗、排水工程和塔顶的防渗工程,雨水不会在大雁塔周围停留,还整治了塔周环境不搞绿化,尽量减少了水对塔基的浸透。同时,大雁塔保管所还专门打了两口探测井监测水位,掌握水位变化,24小时对大雁塔实施实时监控。

我们的大雁塔也是越来越有魅力了,随着西安地下水位的改善,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加强,大雁塔不均匀下沉的现象已经明显减缓,而且出现了回弹和恢复的现象,相信大雁塔在科学的保护下,必将得到改善,延年益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