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直是来西安旅游的游客必打卡的旅游目的地。
因为陕西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仅仅靠简单的几天游览,是难以体会到历史文化全貌的,所以,想要了解西安,了解陕西,去陕西历史博物馆,一馆纵览上下一百多万年,对于步履匆匆的游客来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随着西安旅游的火爆,加上门票免费预约,这几年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到五一、十一、暑假这样的旅游旺季,经常是“一票难求”,门口排起长队、馆内人流拥挤更是常态。
占地6.5万平方米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看起来面积不小,但实际上每天最大承载量也只有人,而且经常预约不上,这也让不少外地游客乘兴而来,最后只能选择小雁塔(西安博物院)等其他旅游景点参观游览。
最近的好消息就是,位于秦汉新城秦创原·渭河科创带核心区域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将于明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明年开放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在大秦文明园内,大秦文明园另外还有秦文明广场、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成,总占地面积亩,比起老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来,大的不是一点点。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5天共接待观众5.6万人次,而在今年春节期间,陕西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万人次,按此推算,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人次占比只有不到2%,很显然,这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自身极其有限的接待量有极大关系。
即将在明年开放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能否成为下一个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确实值得期待。
这个距离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的现代化博物馆,由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七座建筑按北斗七星排列,通过架空连廊连接,象征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思想,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从网上披露的部分照片可以看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设计很有古色古香,也非常符合秦汉风格的定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的展馆由七个单体建筑组成,按北斗七星形状排列,相互之间用架空的连廊相接,其中代表北斗七星中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五星的组成对称布局,位居主位的“玉衡”代表“秦”,其他六座则代表六国,如此讲究的建筑形制和宏达的建筑空间,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兼顾了现代实用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前迁址的传闻一直都有,但都没有定论,这一次,秦汉分馆落地秦汉新城,面积大了许多,定位上也和主馆其实也有了一定的区分,将来给主馆的客流分流,应该会分担不少。
但是从交通便利上来说,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对于西安本地人来说,为了看一个博物馆,跑20多公里,确实有些麻烦,但对于好不容易来一次西安的外地游客来说,这点路程,其实都能接受。
无论如何,秦汉分馆面积够大,建筑够新,展品肯定也足够多,这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即便是分馆,也是值得去打卡一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