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农民画家刘沣涛
刘沣涛,年生于陕西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民间美术师,户县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年加入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44年来,创作农民画作品多件。在国际、全国、省、市、县获奖作品《深夜静悄悄》《艺术之家》等余幅,报刊发表作品《春夜》《传经》等余幅;中国美术馆、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收藏作品《夏日》《蓝花布》等30余幅;《收获季节》作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入选至今;在报刊发表关于农民画的理论文章及报告文学10余篇约6万余字。在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举办个人画展4次,年创建“民间艺术陈列馆”并任馆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一套《万家灯火》栏目、四套《走遍中国》栏目、七套《乡土》栏目、《陕西卫视》等新闻媒体先后做过报道。编辑出版了《户县农民画之家作品集》第一集第二集、《画乡开拓者刘群汉》、《怎样画农民画》等书籍。年被国家邮政部编入《户县农民画群英谱》,本人头像信封在全国各地流通使用。在全国、省、市,公益广告入选《劳动交响曲》等作品20余幅,全国廉政获奖作品有《天网恢恢》等7幅。被《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收录。
黄土塬(户县农民画)刘沣涛作
执画笔笔下生花人勤奋奋得硕果
---户县农民画著名画家刘沣涛
刘瑞兆
这是一个从田间地头走向绘画天地的农民画耕耘者,这是一个画笔勤耕终获硕果的农民画艺术家。
浏览他的农民画作品,只感到: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了解他的获奖情况,只感到:获奖证书,林林总总,奖杯奖章,获取颇多。他的成功,令人点赞,他就是户县农民画著名画家刘沣涛。
刘沣涛,年出生,陕西户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会员,陕西民间美术师,户县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一级画家。
艺术之家令人赞叹
刘沣涛的父亲刘群汉,是户县农民画开拓者之一;母亲王秀云,是户县农民画一级画家;妻子阎青粉,是户县农民画二级画家;儿子刘敦宁,陕西省艺术师范、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是中学美术教师。除了另有工作的儿媳和小孙子,这一家人都是户县农民画的画家。
在一个家庭里面出现这么多农民画作者,并且人人都有获奖作品,人人都在报刊发表过作品,如此一家人及其丰硕的绘画成果,在迄今为止的全国画乡里,绝无仅有,如此艺术之家,艺术氛围颇佳;如此艺术之家,实在令人赞叹!
努力拼搏奋发图强
我们看看刘沣涛这位农民画艺术家的成长之路吧
上世纪六十年代,14岁刘沣涛中考,取得了全县第4名的优异成绩。如果按照现在的招生方法,以考分排名,择优录取,刘沣涛无疑可以升入高中继续就学。但是,当时是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学,在讲究“阶级斗争”和“唯成分论”的时代背景下,贫下中农的孩子,因“政治条件好”,即使学习成绩偏低一点,也可以上高中,上大学;由于刘沣涛的家庭成分是富农,属于“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的老二的位置,即使刘沣涛中考获得了高分,也无缘升入高中,家庭成分挡住了他的读书梦。
刘沣涛回村里劳动了,在当年的岁月里,他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但是,在劳动干活的时候,他不怕热、不怕冷、不怕脏、不怕累,脏活累活抢着干,生产劳动打先锋:给生产队的牲口割草,为了多挣一些工分,他身上背着比自己瘦弱身体还重的背篓草筐;夏收割麦子,他挥舞镰刀拉头摆(即:麦田割麦子最前面的第一个人);在秋田间锄地,劈大锄,他总是锄地在前;拔棉花杆、挖玉米杆,他总是“冠军”。
生产队干活,刘沣涛是英雄好汉。农民画创作,刘沣涛是“拼命三郎”。自从和农民画结缘之后,刘沣涛在农民画大道的起飞线上,快速的向前飞跃,升高,在农民画艺术的蓝天上,展翅高翔。
刘沣涛的办事风格是: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善尽美,他一直想把事情做到尽可能的完美。他创作农民画,追求的是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他的妻子阎青粉,看到他废寝忘食,“画”不顾身的这个样子,时常抱怨他“谁就是你这个样子······”
辛勤创作,吃苦耐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作品时常在国际、全国、省、市、县农民画大赛获奖或者是发表,以至于被同行们称为“获奖专业户”。
勤奋钻研坚守创新
作为户县农民画开拓者刘群汉的儿子,刘沣涛在学习农民画创作的过程中,有着严父直接的辅导,更有着他自己刻苦执着的努力。
为了创作好农民画作品,刘沣涛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观察、研究、分析,注重速写记录,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有时候半夜时分,脑海里出现了创作灵感,他就会披衣起身,及时的勾画下来,生怕一觉睡到天亮而忘记了创作灵感。其实,刘沣涛经常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就开始新的一天的农民画创作了。
作为画技颇高的户县农民画王牌作者之一的刘沣涛,其实也可以画一些质量不错的比较高雅的国画作品或者是其他画种的作品,但是,刘沣涛坚守在农民画阵地,他的画,富有民间艺术“原生态”的成分,他特别注重并且多次的特别撰写论文呼吁农民画要“民间艺术”“原生态”农民画要姓“农”。他认为,老一辈农民画开拓者,开拓了户县农民画,作为后来人的农民画作者,要画“农民画”这个画种,并且要坚守在农民画阵地,永不“叛变”。
基于勤奋钻研的行动和坚守创新的理念,刘沣涛创作了大量的农民画精品,他曾经连续10多年夺得户县农民画原创作品大赛一等奖,荣获“十连冠”。
以画养画走向市场
农民画作者需要创作,需要画画,同时,农民画作者也需要吃饭穿衣,也需要养家糊口。这就需要以画养画,即:以画引来收益,在有收益的情况下更好的画画,以形成良性循环,这就需要使农民画走向市场。
刘沣涛是户县农民画屈指可数的重量级的农民画专业户,他常年和妻子儿子等人坚持不懈的画画。因此,户县文化体育局,年授予他的户县农民画之家,为“中国户县农民画作者辅导站户县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接待站”的匾牌;年6月,中共户县县委宣传部,户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又一次给他家授予“户县农民画一等画庄”的匾牌。他创建了“户县农民画之家民间艺术陈列馆”并亲任馆长,他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国内外宾客。他的这个六间青砖蓝瓦,关中四合院的艺术庭院,在年,被户县创卫办评为“星级美丽庭院”,予以授牌并颁发奖杯。
刘沣涛是户县农民画走向市场的勇士。在农民画市场上,西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城门楼、碑林博物馆、华清池、秦始皇兵马俑、半坡博物馆等所有著名旅游景点以及四星级五星级的涉外酒店画廊都在销售刘沣涛的画作。除此之外,刘沣涛更是进一步的向着全国市场进军,他在全国各地的艺术市场上,东拼西杀,南征北战,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苏州、杭州、昆明、大理、丽江、成都、桂林、阳朔等全国许多城市推介户县农民画,宣传户县农民画,他的作品在全国市场很受欢迎。阳朔的一家画廊,还把他的画,用装裱国画的方法,装裱为条幅以后,画作更显得漂亮,更引人喜爱了。刘沣涛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美丽的画作,赢得了顾客,赢得了市场。
美术创作硕果累累
走向市场,获得丰收;勤奋创作,硕果累累。几十年来,刘沣涛《深夜静悄悄》《艺术之家》等多幅画在国际、全国、省、市、县获奖;《传经》《春夜》等多幅画在报刊发表;《夏日》《蓝花布》等20多幅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捐赠《艺术之家》《春夜》等11幅画于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亦被该馆收藏。
特别值得书写的是,刘沣涛的作品《收获季节》一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被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中。
名画家,大画家,名人名画,画很多,但是,并不是什么画都可以随随便便的编入教科书中的,而作品能够编入国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确实是很荣幸的事情。刘沣涛的作品进入教科书,这是刘沣涛的荣光,也是户县农民画乃至中国农民画的荣光。
传授技艺弟子颇多
传道受业,解惑释疑,传授画技,弟子颇多。刘沣涛在搞好自己农民画创作的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画新作者。
作为资深的且有硕果的农民画艺术家刘沣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带教过闫梦君、柏淑芬、高巧妙、朱丹红、王山羊、刘敏茹、夏粉荣、张珂彤等80多名农民画学生,他把自己40多年来,在农民画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法,毫不保守的传授给了学生。
热心传画技,严师出高徒,在刘沣涛的辅导下,有些学生成为农民画骨干作者,这些学生后来都创作出了质量不错的作品,都有获奖和发表的作品。
近年来,刘沣涛以多种形式辅导农民画作者,做着推广农民画,传承农民画的事情。他以农民画导师的身份,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青州农民画高研班、西安市鄠邑区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及鄠邑区东关小学,西街小学等五六家学校或者讲学或者辅导农民画。
为了农民画不断“香火”,刘沣涛一直在致力于农民画的推广与传承。为了农民画的事情,他是一直的忙忙碌碌着。
著书立说成就斐然
既要市场开发,也要勤奋创作,累累硕果不满足,著书立说辟新地。这就是刘沣涛人生事业大踏步向前走的铿锵有力的步伐。
《户县农民画之家作品集》,年出版了,之后,刘沣涛又出版了作品集第二集,在这些作品集里面,收录了刘群汉(父亲)、王秀云(母亲)、阎青粉(妻子)、刘敦宁(儿子)和刘沣涛本人的农民画作品精品。浏览这些画册,好似在艺术殿堂参观了“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绘画珍品展览,真是一种视觉盛宴,视觉享受。
《画乡开拓者---刘群汉》出版了。这是一部回顾户县农民画开拓者刘群汉的书籍,这是一部记述户县农民画历史的史料性书籍,这是刘沣涛主编刘敦宁执行主编的精心之作。文图并茂,可读性强。
刘群汉先生,是户县农民画开拓者之一,为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他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他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开拓知音奖”。我们为《画乡开拓者---刘群汉》的出版发行,点赞!点赞!点赞!
《怎样画农民画》,好厉害呀!这是一部大部头的书籍,刘沣涛编著的这本大部头的书籍出版了。此书10多万字,多幅全国农民画精品,书中有:了解农民画、农民画的兴起、各种风格的农民画、农民画的各种技法、理论探讨、农民画作品选编等篇章。其中,详细介绍农民画的各种绘画风格就有20多种,详细介绍农民画具体的绘画技法,就有13种之多。可谓是一部农民画历史、农民画研究、农民画知识和农民画作品精品熔于一炉的中国农民画大型工具书,教科书。
有着40多年农民画创作经验的刘沣涛,心里始终有着“传承”“发展”农民画的坚定信念,总想着为全国农民画做点事情。为此,近年来,他如痴如醉的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整理资料,奋笔疾书,写了十几本初稿。正式的样书样稿,亦修改校正六遍多。他把全国各地农民画乡的农民画,分类研究点评,他吃苦耐劳,呕心沥血,终于编著完成了这本书,刘沣涛的这种勤奋精神敬业精神,实在是令人钦佩!
《怎样画农民画》一书出版发行了,与读者见面了。我们相信,此书将有助于农民画初学者和新老作者,更好的了解农民画内涵,学习农民画丰富的知识,掌握农民画更多的绘画技巧,并将对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此书的出版发行,实乃中国农民画园地之盛事也!
※※※※※※※※※※
刘沣涛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是颇有成就的:农民画创作,他成功了;农民画市场上,他成功了;著书立说,他又成功了。此外,他还撰写并在报刊发表了10多篇6万多字的农民画理论研讨文章;20多幅作品被国家、省、市作为农民画公益广告在全国各地广泛的展示;他在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举办个人画展4次;慕名而来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他予以宣传报道;他被中国邮政编入《户县农民画群英谱》,有他本人头像的信封随邮件流通使用。他被编入《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
刘沣涛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
年8月3日写于鄠邑住宅
(本文作者系上世纪七十年代户县农民画骨干作者·空军上校军衔,已退役。本文原载《怎样画农民画》一书)
瑞雪兆丰年
著名农民画家刘沣涛的画作
传经
塬上秋色
学归
夏收图
山区菜园
收获季节
年灯
连年有余
春耕图
收枣了
采茶
山丛中
红薯地
养鸭场
逛庙会
长城
挂玉米
上学路
柿园村
野山杏
三道弯
桃花园
柳树屯
割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