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明代有幅《读碑图》,画中一人戴笠骑驴,静默注视遗留在荒野中的巨碑,而这座巨碑无名,没有内容,完好没有残败磨蚀。美术家认为无名石碑表示了这并非某一件特殊人物,「更有可能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境遇,在这种情境中,游客意识到自己正面对着一个无名的往昔。」面对无名的往昔,是什么情形?
宋·李成《读碑窠石图》
公元年,玄奘大师担心从印度请回的经像「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在大慈恩寺内兴建三百尺的石塔保存。唐高宗认为玄奘的计划太过宏伟,回覆:「师所营塔功大,恐难卒成,宜用甎造。」大慈恩寺中的大雁塔,石塔成了砖塔,「拟显大国之崇基」的三百尺,只建成「高一百八十尺」,经费是变卖七宫亡人的衣物筹措而成。
公元年,玄奘大师冷病复发,唐高宗数次派遣使者探望。玄奘大师担心往后时机不再,于是向唐高宗上书请求撤销2件事:
一是道士位列僧人之前;
二是唐高宗之前下令「道士、僧等犯罪情难知者,可同俗法推勘。」
唐高宗婉转回拒第一项请求,但立即下诏取消用俗法治僧人罪。玄奘法师得到消息后,悲欣交集,泪沾衿袖,不胜跃之余,赶紧上表谢曰:
「僧等各深荷戴,人知自勉,庶当励情去恶,以副天心。」
公元年,玄奘大师圆寂,唐高宗在玄奘法师葬礼进行之时,下令所有的译经活动暂停,「已翻成者,准旧例官为抄写;自余未翻者,总付慈恩寺守掌,勿令损失。其玄奘弟子及同翻经僧,先非玉华寺僧者,宜各放还本寺。」就这样,玄奘大师苦心二十多年经营建立的翻译团队被解散,所有的译经活动戛然停止。纵使玄奘法师一生译经数量是那时代的四分之一,但这只是玄奘从印度带回的部梵文写本中的一小部分。
西安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纪念堂中,有一面墙是玄奘事迹木刻壁画,师父在这面壁画前驻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直到她淡淡悠悠说出:二十年前扬尘未定,为了将尼僧团带出困境,她领着法师们参访敦煌,思索僧团的路线与未来。喔,是这样啊?风吹起,大雁塔挂着的铃,轻轻摇动了……
「凝视和思考这一座废弃的城市或宫殿残垣断壁,……观者会感到自己直面往昔,既与他丝丝相连,却又无望的和他分离。怀古之情因此必然为历史的残迹及其磨灭所激发,他的性格特征包括内省的目光、时间的断裂,以及消逝和记忆。」那大西北素净星空、阿訇吟诵阿拉伯文声、西夏卧佛、高伟舍利塔……,每一段都源于历史,属于当下,也都在迎接未来而你正在注视这幅读碑图,也或许是正注视着自己一段无名的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