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雁塔的修建和历史上的哪位名人有关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大雁塔的修建与历史上的哪位名人相关?

大雁塔的修建与唐朝僧人玄奘有关,玄奘在贞观三年由长安出发,途径敦煌、新疆、中亚等辗转多地,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印度。

玄奘

在印度他师从戒贤,学习佛教经文。不久,声名鹊起,开始游历印度周边国家。贞观十九年(年),玄奘返回长安,前后经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游历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律论共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

玄奘回国后,主要从事译经工作,他先后翻译大小乘经论75部,卷,他还曾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将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像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此为蓝本,结合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西游记》

玄奘取经归来后,带回了大量的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以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公元年,玄奘上书唐高宗,请求在大慈恩寺修建一座佛塔,用来保存他西行取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相传这些东西都存储在大雁塔的地宫中。

佛像

玄奘取回的经书都是原始资料,需要进行翻译和整理,这样就需要一处专门存放佛经的建筑。玄奘根据自己在印度的见闻,设计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

大雁塔的名字来自佛教的传说,传说佛曾化身为大雁,以身触地,教化僧众。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的西院,它是唐朝“内核”,明朝“外衣”,因为它曾经历战火,修缮,朝代更迭。从唐朝最初兴建的五层,随后加盖至九层,相传在武则天时期曾加盖至十层,后经兵火,唐后期大雁塔仅剩七层。塔的外身也由唐朝设计仿印度的砖塔结构,后经明万历年间的重修,将大雁塔加了60厘米厚的包层,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楼阁式塔的样子。

大雁塔最为著名的是收藏在四层的贝叶经。所谓的贝叶经就是刻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卷,古时候没有纸张,只能将文字刻录在贝叶之上,所以称其为贝叶经。(大雁塔的修建主要是为了防火,因为树叶上的经书极易发生火灾。)

贝叶经是弥足珍贵的佛教文物,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梵文小字,据说现在能看懂这些刻字的人,全世界范围内都不足十人,可见有多么珍贵。

唐朝时期,大雁塔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雁塔题名。相传新中的进士都会戴花骑马游便长安,然后登临大雁塔题名留念,如果哪位题名者后来升至卿相级别,会改用朱笔题之。像唐代诗人白居易,当年他27岁一举中第,便在雁塔上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雁塔题名

另外,相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源自此塔。

大雁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