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喷泉。图据视觉中国
日前,一则“济南大明湖开建超级喷泉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新闻,引起
报道说,12月11日,在济南市的大明湖北门附近水域,施工人员乘坐小船将一组组由铁管组成的浮台拖至湖中,组装成一处长约米的巨型升降平台,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重达到几十吨。从高空俯瞰,密密麻麻的管道漂浮在湖面上,如同一块块稻田。而正在建设的,是一湖一环亮化工程中的明湖秀项目。
对大明湖稍有了解的人们,大概会第一时间想到“夏雨荷”,想到渔舟画舫、轻歌曼舞、杨柳拂岸,是自然水生态和亲水近水景象。
在此情境下,近1万平米、重达几十吨的铁质巨型水上升降平台,及其可能呈现的水下灯阵和喷泉表演,难免让人心生疑问:在大明湖上“造”这么个大型喷泉,真有这个必要吗?
在泉城济南,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天然“喷泉”据说有七十多座。尽管绝大多数确实不能喷水上天,但却属于大自然对这座城市无私的馈赠,是地方历史文化和旅游开发绝佳的资源。
按说打造喷泉景观,在市中心广场上秀一秀足矣,为何非要在大明湖上再来造人造喷泉呢?按照自然无为从而无为而为的养水护水法则,湖上大规模的水秀表演,或许也会造成对自然水生态的扰动,造成对水体本身的污染、对周边固有环境物态的扰动,造成对大明湖整体风光连贯性的阻断,这不可不虑。
更何况,大明湖本来就不是很大,造这么一个巨型喷泉,确定不会影响大明湖的景观协调?
▲在建喷泉。图据视觉中国
当下,很多城市中心广场都有喷泉秀,伴着音乐把水喷上天,然后让八方来客边上围着看、拍照。济南泉城广场有,西安大雁塔广场也有,一般都是白天喷,但也有南京玄武湖上喷泉等,都是借着夜色,加上声光电的装饰,变换形态和色泽,夜里喷。要是从单一的喷泉上升为类似“印象××”之类的水秀表演,则显得更为隆重繁复。
技术手段嫁接层叠之后,这些呈现的确实是新的艺术创造。但艺术创造,也应避免折腾一汪清水,降低地方旅游景观的文化厚度。
对济南来说,有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风情都可利用开发,湖上再造喷泉、水上加水的夜晚造作,或许可再思虑再三。那恢复波光潋滟的自然生态,本身也是美景,若破坏了反而可能煞景。
或许,将这样的人造喷泉工程的资金投入用于保护既有自然生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准,比打造寒冬腊月里的“明湖秀”更有必要。
张翼(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