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镇馆之宝。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真实的阎立本,除了画家这个身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份。而且,相对他其余的身份来说,画家这个身份,简直是不值一提。
公元年,阎立本出生于长安,当时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阎立本家世极为显赫,他太姥爷,就是当年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宇文泰;他姥爷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熟悉南北朝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两位到底有多牛。后来杨坚篡了北周的皇位之后,阎立本他们家也没受到太大的冲击。而且,阎立本他爹后来还成了太子杨勇的护卫统领。
可惜,杨勇不太争气,后来被杨广给斗下去了。因为杨勇的事情,闫家倒是遭到了很大的波及。阎立本他爹娘,甚至一度被没收为官奴。但后来,靠着家世背景的运作,很快又转为平民,然后又靠着参军打仗,逐渐恢复了爵位,最后还做到了殿内少监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据史料分析,在阎立本他爹担任殿内少监之前,他上一任的殿内少监,极有可能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这个位置一般都是皇帝的亲近之人,才能担任的。李渊是杨广的表哥,能担任这个位置不奇怪。而阎立本他爹闫毗之前本是杨勇的亲信,依然能够坐上这个位置,成为杨广的亲信,这里面想必是有很多史书上没记载到的传奇故事。
阎立本出生的时候,正是闫家遭逢大难,他爹娘被贬为平民的时候。不过,随着阎立本逐渐长大,闫家的情况也逐渐好转了起来。另外,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闫家遭了难,阎立本他爹丢了官,无事可做。所以,在阎立本很小的时候,他爹就开始教他画画。
阎立本他们家,从他爷爷那代开始,就很擅长画画。后来他爹能够先后被杨勇和杨广看中,精湛的绘画技术,也是原因之一。在父亲的熏陶下,阎立本也走上了画画这条路,并且开始掌握这项帮他留名千古的技能。
历史证明,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往往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家传。
不过,在阎立本十三岁那年,他爹就去世了。而在他爹去世之后,隋朝开始逐渐混乱,到处民变四起。好在当时闫家一直居住在长安,倒也没受到太大影响。不过,几年之后,李渊就从太原起兵,而后一路攻入了长安,入主关中。而后杨广又死在了江都,隋朝也就彻底灭亡了。
公元年,李渊在长安正式登基。这一年,阎立本应该也在长安,而且刚满十八岁。
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闫家的家世依然还是不容小觑的。所以,阎立本成年之后,就得以顺利入仕做官。巧合的是,阎立本入仕之后,恰好被分配到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麾下,做了李世民麾下的府任库直。
此后的几年里,阎立本虽然没做出什么大的贡献,但也算是在李世民麾下跑前跑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渐渐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武德九年,在阎立本26岁这一年,玄武门事变爆发,而后李世民登基为帝。李世民登基之后,阎立本也跟着加官进爵,后来历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将作少监等职。
相比贞观年间的那些名臣,阎立本的才能,自然并不算突出。但是,随着天下逐渐太平,闫家家传的绘画才能,开始逐渐起作用了。古代那会儿没有照相机,就算是李世民这样雄才伟略的皇帝,想要留下一幅肖像,也只能靠画的。而且,古时候发生的一些大事,人们也喜欢以绘画的形式,将当时的画面记录下来。所以,画画这项技能,虽然并不被当时的主流文人们所推崇认可,但要是真能画得特别好的话,那也是很吃香的。
正是因为会画画这项技能,阎立本被李世民看中,渐渐成为了李世民的御用画师。
贞观十年,阎立本奉李世民之名,绘制了李世民曾骑乘过的六匹战马的肖像,而后雕刻在石头上,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今天我们去唐昭陵的时候,还能看到这六匹马,这六匹马最开始其实就是阎立本画的。
贞观十四年,吐蕃派使臣禄东赞,前来长安求亲。后来求回去的这位公主,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如此重要的事情,李世民自然又想让阎立本将这幅画面记录下来。这幅画,就是今天故宫博物院的那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了表彰功臣们的功劳,评定了二十四个功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此,李世民特意建造了一座凌烟阁,同时让阎立本给这二十四人各画了一幅画在里面。可惜凌烟阁后来毁于战乱,这些画后来也就没留下来,要是留到今天的话,肯定是传世国宝了。
贞观二十年,李世民因为讨厌长安城内夏天天气炎热,决定在城外修缮翠微宫。阎立本虽然不精通于建筑,但画画和建筑在古代本来也就是通着的,所以这个任务自然又落到了阎立本头上。后来,阎立本参与修缮的翠微宫,深得李世民的喜欢,最后李世民就是在这里去世的。
从阎立本的这些经历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阎立本的人生,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靠着绘画这项本事,安身立命的。而且,这里我们得再多说一句:阎立本其实还有个哥哥,叫阎立德。和阎立本一样,阎立德也是深得家传精髓,精通于绘画之道。不过,后来阎立德点技能点的方式不太一样,没像弟弟阎立本那样,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当中,而是分心于服饰设计和建筑建造。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的陵墓,就都是阎立德设计并且督造的。就连那座翠微宫,其实也是阎立德主持修建的。
简单来说,这哥俩就是哥哥负责建造,弟弟负责装修,也算是囊括整个产业链了。
等到李世民去世,李治登基之后。没过几年,哥哥阎立德就去世了,再加上没留下什么传世作品,所以名气较小。阎立本则是活得长一些,再加上前朝老臣的身份,此后则是活得更加滋润。
永徽年间,阎立本升任河南道黜陟使。相比贞观年间的‘画臣’身份,如今阎立本显然更具实权。在担任河南道黜陟使期间,阎立本虽然没做出过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但是却因一个无意之举,影响了数十年后大唐的命运走向。
在任期间,阎立本曾负责当地官员的功过考核。考核期间,阎立本遇到了一个当时还很年轻的基层官员。在见到这个年轻小官的时候,阎立本忽然眼前一亮,说道:“我是一个画家,对我来说,天底下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想画的,另一种是我不想画的。你就是那种我看到第一眼,就想把你画下来的人。”
在当时的阎立本眼中,这个年轻官员,虽然官身低微,同时还很年轻。但眼神中透露的那种沉着冷静,却让人无法忽视,绝对是一个可以作为栋梁之才的年轻人。所以,这次考评之后,阎立本不但给了这个年轻人一个最高的好评。返回京城之后,还大力推荐了这个年轻人。
后来的历史证明,阎立本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这个年轻人,名叫狄仁杰。
有关狄仁杰的故事,我们就不多说了,反正基本上大家都知道。很多年以后,正是因为狄仁杰的一句话,让武则天决定把皇位还给李家,而不是传给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十年后发生的一切,最初的源头,其实都要追溯到阎立本这里。如果没有阎立本的大力推荐,恐怕就没有后来那个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了。
当然,要是那样的话,今天我们恐怕也就不会有那句‘元芳,你怎么看’。
在这次外出巡视回京之后,没过多久,李治就又交给了阎立本一个重要的任务。当时从印度游学归来的玄奘和尚,正在积极翻译经书,而且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表扬玄奘的功劳,同时也为了安放玄奘带回来的那些佛像和经书,李治决定建造一座塔,来安放这些东西。这座塔,就是今天西安著名的大雁塔。建造大雁塔的这个任务,自然又落到了头上,而大雁塔上的图示和佛像,也皆是出自于阎立本的手笔。
建造完大雁塔之后,恰逢他哥哥阎立德去世,此后阎立本接了他哥哥的班,做了唐朝大匠,而后又升迁至工部尚书。又过了十多年之后,阎立本再次升官,担任右相,两年之后升任中书令,也就是我们正常所说的宰相。
升任宰相三年之后,公元年,阎立本去世于任上,终年73岁。
看完阎立本的故事,我们不禁得到一个启发:做人掌握一门手艺,真的是挺重要的。不管到任何时候,一门过硬的技术,始终是安身立命的本事。君不见水浒传当中,最后有一技傍身的好汉,基本上都活了下来。但那些没有技术的好汉,最后都死干净了。
而像阎立本这样,能够掌握一门顶尖家传手艺,不光以后衣食无忧,甚至在仕途上也很有帮助。一个不注意,靠手艺混成了宰相,也不是不可能的。